央行逆回購連續十五日維持在百億規模 市場加杠桿情緒較為高漲
當前流動性淤積,資金利率低位震蕩。隔夜回購利率在1.3%附近低位徘徊,7D資金利率繼續與政策利率倒掛。另外,近來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日成交額維持在6萬億元附近高位,市場加杠桿的情緒較為高漲。
新華財經北京5月24日電(劉潤榕) 人民銀行24日早間發布公告稱,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,今日開展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,中標利率為2.10%,與此前持平;鑒于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,公開市場實現零投放零回籠。至此,5月以來,人民銀行逆回購操作已連續15個工作日維持在百億規模。有交易員稱,近來流動性收緊因素不多,繳稅過后可看看月末前情況。
銀行間市場資金寬松勢頭不改,其中隔夜回購利率在1.3%附近低位徘徊,7D資金利率有所回落,繼續與政策利率倒掛。截至11:15,DR001加權平均利率變動不大,報1.3217%;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下行至 1.5899%。
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,當前流動性淤積,資金利率低位震蕩。其原因一方面是,貨幣與財政配合,為市場提供流動性;另一方面是,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足,信貸投放受阻,導致資金淤積在銀行間市場。
人民銀行數據顯示,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,同比少增8231億元。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解釋稱,這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,疊加要素短缺、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,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,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。
另外,近來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日成交額維持在6萬億元附近高位,5月12日更是創出歷史新高,達6.3萬億。這顯示出目前市場加杠桿的情緒較為高漲。
華北一銀行交易員稱,銀行類資金依舊極為寬松,為推進成交,部分機構甚至開始加大無需抵押券的拆借業務。
東方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齊晟認為,目前杠桿率雖在資金寬松的背景下有所提升,但相較此前資金持續低于政策利率的極值水平仍有一定距離。因此短期內利率債所處的交易環境尚可,一方面杠桿率仍在可控范圍內,或難以觸發央行主動收緊貨幣政策降杠桿的操作;另一方面交易并不擁擠,若銀行表內資金在負債成本下行,資產供給短期內未能恢復的背景下逐漸釋放配置需求,長端利率在短期內或仍有小幅下行的空間。
值得注意的是,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。金融政策方面,主要圍繞信貸加大支持力度。此外,近期再貸款工具落地、5Y期LPR下調等,都在不斷刺激信貸需求的釋放。明明認為,預計5月信貸緩慢復蘇,但難現大幅好轉,6月市場或將有明顯提振。
展望后續,業內人士預計,綜合考慮地方債發行放量、上海疫情控制后信貸投放可能增加、半年末等因素,6月市場資金利率可能上行,債市鏈式反應可能退潮,比如債券交易從“加杠桿”到“拆杠桿”。
受資金面變化影響,2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(Shibor)7D及14D品種轉跌。其中,隔夜Shibor漲0.20BP,報1.3250%;7天Shibor跌1.20BP,報1.6810%;14天Shibor跌1.30BP,報1.6910%。
編輯:翟卓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